【吃保健食品 = 順利長高高?】
最近,長榮海運的貨船不知什麼原因卡在埃及蘇伊士運河,導致準備進入或離開的船隻全都無法動彈,只好出動怪手來拓寬河道。
保健食品廣告詞對父母的吸引力,就像是這艘貨船;專業人士的提醒,則是旁邊渺小的工程車:孩子的健康與成長,則是流入大海的河流。
貨船橫擋在河道上,河水依然會流往大海,我們視野所及的河面,不會因此有顯著的上升或下降。既然被核准為食品,孩子吃下肚,當下倒也沒有很顯著的壞處,當然,也不用期望有太多的廣告所提及的好處。
然而,我們看不見的,在貨輪底下、河面下的魚蝦水草與生態系,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,我們並不知道。
更讓人擔心的是,一眼望去,就是這艘貨船最顯眼,誤以為保健食品就是讓孩子順利成長的關鍵,那就真的是大錯特錯了。
對於成長保健食品,什麼鈣粉、魚油、益生菌之類的,我大多持中立態度,畢竟有些產品拿到了國家認證與標章,人家循規蹈矩的做生意,消費者評估口袋深度之後,銀貨兩訖,倒也很合理。
父母身為成年人,從掏錢那一刻起,就應該要評估可能的效果與風險。成敗自負、風險自負,本來就很合理。
但是呢,專門看成長的兒童內分泌科醫生,對於這些保健食品,大多非常感冒。尤其是那些,標榜吃了更容易長高的產品,或是使用了歧視矮小者的字眼來促進銷售的商品,更是被前輩們嗤之以鼻。
成功的廣告,很容易讓消費者將其暗示的效果信以為真,誤以為吃了「某個東西」,就可以產生「某種效果」,這些產品很及時的滿足了民眾「想要為健康做點什麼」的心態,也很容易將消費者對於健康的努力,導向「產品的購買」,透過消費者對於產品的誤解來牟利,就是讓人不齒的原因。
父母在觀念正確的前提下,使用健康食品倒也沒甚麼不好,但如果被廣告洗腦,忽略真正重要的健康習慣「均衡的飲食,適度的運動,充足的睡眠」那就太可惜了。
透過廣告販賣美好的期盼與夢想不需成本,父母對健康與成長的誤解與卻必須付出代價。
※
其實,跟大家分享一下,在食品級別,以國家認證最嚴格的小綠人標章「健康食品」來說,得到食品藥物管理署認證的產品,可以標榜的保健功效,有以下13種:
1.胃腸道功能改善
2.骨質保健功能
3.牙齒保健功能
4.免疫調節功能
5.護肝功能(針對化學性肝損傷)
6.抗疲勞功能
7.延緩衰老功能
8.促進鐵吸收功能
9.輔助調節血壓功能
10.不易形成體脂肪功能
11.輔助調整過敏體質功能
12.調節血糖功能
13.調節血脂功能
有沒有發現,根本沒有什麼「促進成長」或「促進長高」啊!
#剛阿捏